悬赏8块一只的“木虱王”,已有市民将其缉拿归案
近日
一种名为“锥蝽”(广州俗称“木虱王”)的小虫子
刷爆了广州人的朋友圈
甚至上了全国新闻热搜
原来,事情的起因是
广州市疾控中心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
发布的一则“悬赏寻虫”的推文
悬赏8块一只的“木虱王”
你捉到了吗?
近日,已经有市民陆续捉到“疑犯”
并送往各区疾控中心领赏
至于它们的真实身份
还需送到国家疾控中心由专家检测鉴定
△左边为市民抓到的疑似锥蝽,右边为市疾控中心提供的锥蝽标本
广州市疾控中心悬赏捉拿的“木虱王”锥蝽
到底是“何方妖孽”?
为什么要全城悬赏捉拿?
听说它会传染“新型艾滋”?
这可吓坏了不少街坊
莫慌~莫慌~
广州市疾控中心回复了
这次的“找虫”行动
主要是为了调查
检测本地的锥蝽
是否携带克氏锥虫
对市民是否存在威胁
为预防和控制恰加斯病在我国的传播
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
猛戳视频
听听专家
广州市疾控中心寄生虫病
与地方病预防控制部主任陈守义
是怎么说的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a0719zvpcqx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花城+记者 李翊昕报道
>>>
美洲锥虫病是“新型艾滋病”吗?
陈守义解释道,锥虫病与艾滋病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,“新型艾滋病”只是一个比喻说法。虽然,锥虫病在美洲的爆发形态十分类似于早期艾滋病的传播,而且二者都可以通过血液或母婴传播。但是二者传染途径和病原体也不同。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,锥虫病的原体是克氏锥虫。
△美洲锥虫病在全球的发病情况
△美洲锥虫:我才是致病的元凶~
△HIV(绿色):这次我是冤枉的~
>>>
被锥蝽叮咬就会感染锥虫病?
陈守义介绍,并非所有锥蝽都带有锥虫。目前,我国尚未出现本地病例和输入病例,因此市民被叮咬后感染锥虫病的机会微乎其微。万一不小心碰触到锥蝽,彻底洗净双手即可。
>>>
悬赏太“高”,会有人大量饲养锥蝽吗?
对此,陈守义表示,锥蝽可不是那么好养。即使是专家,在实验室条件下饲养成功也很不容易。去年广州市疾控中心就有一位专家为了科研,尝试饲养锥蝽,但养了两天后就死亡了。而且饲养害虫是违反有关法律的。
>>>
捉虫有风险,市民不必刻意捕捉
如果锥蝽进入家里或叮咬人时被发现,将其拍照后用矿泉水瓶或其它带盖容器装好后,联系12320送检即可。在此过程中要注意,不要徒手捕抓,要借助筷子、镊子、手套等工具,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它及其排泄物。抓完一定要及时洗手。
【深切缅怀】先生远去,世间再无“田家炳”;精神长存,处处皆是“田家炳”!
@非粤A牌车主,明天开始“停四”了,不想被罚就掌握好这些知识点!
—随手转发,让更多人知道—